詳細資料請參閱: 校史室網站
校史概述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設校源遠流長,為我國第一所護理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歷來扮演護理健康技職教育先驅者及示範者之角色,亦為國內最早設置培育護理博士的技職殿堂。其前身為1954年成立的台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於1963年與原成立於1947年其後改制為五專的台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合併,1981年本校改隸為國立台北護理專科學校,並於1994年改制升格為國立臺北護理學院;由於近年辦學卓越校務漸臻完善且成績斐然,嗣於2010年8月經教育部核准改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設有護理、健康科技,人類發展與健康三個學院及通識教育中心,三學院下共設有6系12所。
為配合校務發展計畫之系所合一政策,自101~106學年度期間再增設6系,達到12系12所之規模,其中11系所已完成系所合一目標。護理學院設有護理系(含碩博士班、碩專班)、助產及婦女健康照護系(含護理助產碩士班)、高齡健康照護系、醫護教育暨數位學習系(含碩士班)(106學年起)、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106學年度申請併入護理系);以及國際學位學程:護理國際碩士班及護理助產國際碩士班;健科學院設有健康事業管理系(含碩士班、碩專班)、資訊管理系(含碩士班),休閒產業與健康促進系(含旅遊健康碩士班)、長期照護系(含碩士班)、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含碩士班、碩專班);人康學院設有嬰幼兒保育系(含碩士班)、運動保健系(含碩士班、碩專班)、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含碩士班);此外,護理學院並於105學年度配合政府政策增設護理系學士後學士班(學士後護理系),積極培育護理人力,以應社會殷切需求。經歷了逾半世紀的歲月,為台灣社會培育眾多優秀護理、以及健康照護與管理人才。此一輝煌傲人成就,標識臺灣護理技職教育發展的一頁縮影。
本校歷來秉持積極辦學的理念,嗣經多年之耕耘與發展,校務發展已漸趨成熟與完備,目前除具有優質篤實的人才培育學術單位,另設有結合健康照護實務運用之專業實務能力鑑定中心及研發處結合業界產學合作與應用之健康照護產學營運中心及育成中心等創新特色行政單位支援,成為培育國家社會醫療照護專業人才的堅強後盾。面對未來長遠的發展,當持續以追求卓越與永續經營的理性態度,善用先機因勢利導,期與時代潮流及世界同步,開創一優質的技職教育學府,並成為台灣護理健康知識擅揚與人才培育的重鎮。
經歷了逾半世紀的歲月,本校為臺灣社會培育眾多優秀護理以及健康照護與管理人才,時至今日,本校為兩岸評價第一之護理及健康照護領域大學,2023 QS SubjectRanking護理學科排名百大之列,國際評比亮眼; 2023年再度榮獲QS STARS整體校務評鑑滿級五星級評等,分項包括教學、就業、學術發展、國際化、設施、社會責任與包容性,亦皆獲得滿級五星水準,此一輝煌傲人成就,標識臺灣護理技職教育發展的一頁縮影。
學校沿革
臺灣省立臺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民國三十六年至四十二年)
臺灣省立臺北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 (民國四十二年八月至五十二年七月)
臺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 (民國四十三年至七十年)
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 (民國七十年至八十三年)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民國八十三年至九十九年)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民國九十九年改制迄今)
發展歷程
年度 |
發展歷程 |
36年 |
臺灣省立臺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 成立助產特科二年制 成立護士科三年制 成立助產科三年制 |
37年 |
與「台灣省立臺北高級護士職業學校」合併 成立護理助產合訓科四年制 |
42年 |
更名「臺灣省立臺北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 成立護理專修科三年制 |
43年 |
「臺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成立 成立護理科三年制 |
45年 |
成立助產特科一年制 成立公共衛生護士訓練班 |
52年 |
台灣省立臺北高級護士職業學校 與 臺灣省立護理專科學校 合併為「臺灣省立護理專科職業學校」 成立護理助產科五年制 |
53年 |
成立二年制夜間部,含護理教育科、公共衛生護理科、護理科、助產科、 護理助產科 |
70年 |
改隸「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 成立護理科三年制 |
71年 |
成立護理科二年制 |
74年 |
護理科三年制開始招收男生 |
78年 |
護理科二年制招收在職進修班 |
83年 |
改制「國立臺北護理學院」 成立護理系四年制、二年制 成立醫護管理系二年制 |
85年 |
成立嬰幼兒保育系二年制 |
88年 |
成立護理研究所碩士班、醫護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
89年 |
成立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班、聽語障礙科學研究所碩士班、護理助產研究所碩士班、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
90年 |
嬰幼兒保育系增設四年制 成立嬰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班、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碩士班、旅遊健康研究所碩士班、生死教育與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班 |
91年 |
運動保健系增設四年制 資訊管理系增設二年制 |
93年 |
成立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班 |
94年 |
成立護理研究所博士班 |
96年 |
成立運動保健研究所碩士班、護理國際護理碩士班 |
97年 |
醫護管理系、資訊管理系增設四年制 |
99年 |
改名「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 |
101年 |
成立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四年制 |
103年 |
健康事業管理學院更名為健康科技學院 |
104年 |
成立語言治療與聽力系、長期照護系、休閒產業與健康照護系 |
105年 |
成立學士後護理系、助產及婦女健康照護系 |
106年 |
成立醫護教育暨數位學習系 |
107年 |
助產及婦女健康照護系更名為護理助產及婦女健康系,停招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
108年 |
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碩士班併入理系,成為中西結合理碩士班 |
110年 |
成立智慧健康照護跨領域學院、高齡健康照護系碩士班 |
113年 |
「人工智慧與健康大數據研究所日間碩士班」開始招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