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NHS
計畫簡介
計畫摘要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為我國第一所護理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立校75年來持續扮演著護理健康技職教育先驅者及示範者的角色,是優質篤實的人才培育學術殿堂,經由歷任校長的用心經營及教職員工生多年的努力耕耘下,傑出校友眾多、菁英人才備出,為增進國人健康貢獻心力。本校持續秉持培育優質健康照護與管理人才的教育目標,以健康、安全、友善與永續為校務經營方向,關懷學生校園生活,融入各項主題教育,結合聯合國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目標,確保教育機會均等與展現社會責任。
本校高教深耕推動目標結合111-115年近中程校務發展目標,對準聯合國2015年訂定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行政院「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及「技術及職業教育法」,完全契合高教深耕方向,未來執行高教深耕計畫將透過校務研究全面支持高教深耕各分項計畫之成果產出持續發展專業特色與實務能力,亦支持與重視提升學生跨領域學習整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並結合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連結在地、引領產業、接軌國際,型塑本校教育品牌成為領航者,為國家儲備優質健康照護與管理專業人才。
本校高教深耕第二期除部訂指標外,共提出27個自訂指標,充分展現本校推動高教深耕之決心與改變,在高教深耕第二期至116年各分項計畫之重點如下:
全面落實實作制度,每年維持護理考照率90%以上。
透過高教深耕經費之挹注,持續提升國際能見度QS世界大學護理學科排名持續提升、增加校內教師獲得世界頂尖科學家殊榮之人數。
盤點全校跨領域課程、統籌全校課程資源與師資結構,充分利用教師專長,並達到日間生師比1:16之目標。
以學院為核心,推動學院課程模組,培育學生第二專長,提升跨域能力。
微學分自主學習課程持續開設,並新增USR微學分、原民微學分等搭配第二期高教深耕目標之課程,持續維持全台推動微學分亮點之示範學校。
維護專任(案)教師權益,保障專案教師各項校內外教學、服務、研究、升等之權益一致,在各項計畫案執行上給予加分與獎勵,並配合優化生師比計畫,至116年持續聘任與新增共計36位學有專精之高階師資,在優良教師部分,持續透過彈性薪資鼓勵校內教師各項表現之提升與維持。
透過ESP與ESL課程規劃與開設、搭配聽說讀寫訓練課程,全面提升北護大學生英文能力。
透過教師成長社群,連動高教深耕各項亮點,提供教師交流與成長之機會。
持續與澳洲大學技職學院合作,推動台澳課程合一,擔任課證合一之示範學校。
透過全校課程盤點,開設USR特色課程。
透過校內外各項資源合作,產生北護大USR永續發展報告書。
透過全國長照課程模組開設,持續推動長照專業認證與分級機制,擔任全國長照人才培育之龍頭領航學校。
透過以院(中心)為核心之USR資源統籌,提供硬體場域、優良師資,帶領學生走入社區善盡社會責任。
透過課程規劃,連結創新創業課程,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持續提升學校產學合作金額,達到學校永續發展與自籌經營之目標。
每年持續投入校務基金自籌款補助金額,結合募款機制、學生輔導機制、完善就學追中輔導系統,協助經濟或文化不利學生從招生端、入學端到畢業端,全面獲得各項學習資源與經濟協助。
辦理原民各項活動與講座,持續推廣原民文化,並透過原資中心之協助搭配原民資料追蹤系統,提升原民生學習成效。
本校高教深耕第二期之目標、策略與預期成效,係透過檢討與分析第一期計畫案成果與限制,進而發展精進策略,並搭配學校近中程發展目標,結合高教深耕四大面向,提出多項自訂指標,形成新一期推動重點與議題,透過核心議題產生第二期四大分項計畫之各年推動規劃,最後搭配績效指標,與管考機制相連結,完成連貫性計畫設計。
推動架構
本校高教深耕計畫推動規畫均對準行政院「技術及職業教育政策綱領」及「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緊扣本校近中長程發展目標「促進跨域實務合作推動產學研鏈結」、「推動院核心制深化專業技能」、「提升國際移動力布局全球教育市場」、「活化校園空間積極建設校園」、「型塑專業形象善盡大學社會責任」,且各項成效推動卓越,為展現本校推動高教深耕之決心,本校在107-111年規畫之策略與指標,111-116年持續推動外,在高教深耕第二期計畫推動上對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3健康與福祉、SDG4優質教育、SDG5性別平等、SDG6淨水及衛生、SDG10減少不平等,並以提升學校整體能量為目標,透過近中程發展目標與高教深耕目標結合。

工作團隊
